787 字
4 分钟
关于“我愿意”
2025-01-23

在开始考虑结婚的时候,脑中就时不时会冒出对婚礼的想象。印象中的婚礼总是主持人问,「你是否愿意……」。我知道「我愿意」是「I do」的翻译,但我忍不住疑惑,为什么结婚用的是「我愿意」。

愿意给我一种委屈求全的感觉,我们好像都只会在接受吃亏的时候用我愿意。我愿意接受降薪,我自愿(自己愿意)加班,我愿意给你帮助。那如果新郎和新娘都我愿意吃亏的话,那赚到的是谁呢,是持续下跌的结婚率吗。结婚难道不应该是充满开心和喜悦,不应该用语更加积极吗。在英文里面,I do是中性的,我以为是翻译过程中出错了,又或者跟基督的什么典故有关系。在结婚从念头到落地的过程中,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全面(充满偏见)的见解。

在恋爱的时候,我们很多的冲突是可以避免掉的。一方面,我们的生活并没有绑定在一起,我们在很多事情上都还拥有自主裁决权;另一方面,我们还能选择忍一时风平浪静。钱怎么花,平时时间怎么安排,以后怎么打算,凡此种种都只需要有模糊的轮廓,不需要敲定所有细节。而进入婚姻后,每一个有关于自己的决定都会变成我们的决定,即使决定给双方自主的权力,这一决定本身也需要经过充分的讨论。而两人拥有不同的成长路径,对许多事情也有不同的看法。蜜糖砒霜,总是会引发各种争吵。而这些争吵下来,往往不会有大家都满意的结果,只是这次你让一分,他日我让一寸。你是否愿意,往后的人生都接受另一人的干预?

换个方向想,我作为主婚人(神父),我明确提醒你,婚姻是一个坑,你是否在洞见了未来种种不安与不满后,此时此刻,仍然希望与对方许下承诺?其实人生很难避免出错,特别在无法看清全貌的重大决策前。大A: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虽然作为风险厌恶型还没有学会投资,但其实我很清楚投资是必要的,通胀是必然的。有很多人其实没有想太多,头脑一热就结婚了。也有人想了很多很多,和伴侣谈了种种条件,却疑惑为什么伴侣离自己而去。如果在两种人两种结局里选,我更希望选择前者。现在是结婚率最低的时代,却甚至是往后几年结婚率最高的时代。如果我们一直计算利害得失,可能即使保住了婚姻,也保不住维续婚姻的爱情。

不知道你说「我愿意」的时候和我想的是否一样呢?

关于“我愿意”
https://linglilongyi.com/posts/about_i_do/
作者
绫里龙一
发布于
2025-01-23
许可协议
CC BY-NC-SA 4.0